御用靈丹妙藥-「龜齡集」
歷代的皇帝,當他們一坐上龍椅,不由得產生了一個同樣的夢想,那就希望能夠長
生不老,為此他們費盡心機廣詔天下,採集天地之精華,期望用道家的煉丹術練出一種
能夠健康長壽的仙藥。明朝的嘉靖皇帝自小體弱多病,有二十多年沒有上朝,一直修煉
道術,他命大臣邵雲傑負責監制,由藥工陶仲文精心炮制,根據葛洪的玉函方中最著名
的抗衰老道教千年古方,是《老君益壽散》從中吸取精華並加以增減,煉製成仙藥嘉靖
服用此藥後,羸弱的身體日益強壯,一連得了八位皇子,五位公主,於是龍顏大悅遂將
這種仙藥賜名為「龜齡集」,寓意服用後可與神龜同壽。
龜齡集與明清兩朝皇帝的日常盛世密切相關,尤以雍正皇帝對龜齡集真是推崇有
加,到清乾隆年間,龜齡集已被乾隆皇帝列為不可一日不服的六味補藥之首。乾隆皇帝
享年 89 歲,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,說他一生未用眼鏡,去世前兩年還能出狩獵,
臨終前不久還在讀書寫字,與龜齡集有很大相關。在山西流流傳著這樣一段民謠:
內服益壽誰第一,山西太古龜齡集。
這龜齡集為宮廷御藥,僅供皇帝和極少數人享用的秘享之寶,當時給皇帝製藥的是邵雲
傑是山西太谷人,在他告老回鄉的時候把這個藥和它的處方工藝,全部回了太谷,由於
處於晉商的發達時期,晉商把這個產品作為禮品贈送,使龜齡集由皇宮轉向民間轉向了
社會四百多年,龜齡集遍佈中國各大城市及港澳,並漂洋過海行銷世界各地,成為近現
《何氏濟生論》卷七:
龜齡集具有益精神虛,堅齒黑發,明目之功效。
龜齡集的製作工藝,源於道家的煉丹術,炮製工藝更是中國醫學寶庫中最具特色的一項
傳統炮製工藝,被列為中藥四大保密品種之一,其炮制工藝十分講究,用於腎虧陽弱,
記憶減退,夜夢精溢,腰酸腿軟,氣虛咳嗽,五更瀉,食慾不振等症。具有強身健腦,
調整神經,促進新陳代謝,增強機體活力等功能有「養生國寶」美稱。
龜齡集的處方嚴謹、配方珍奇、炮製奧妙、工藝獨特。原料有人參、鹿茸、海馬、
雀腦、地黃、蓯蓉、枸杞、淫羊藿等二十多種珍貴藥材。這些藥材在配製時,不僅要嚴
格選擇上等成色者,還要逐味進行不同的炮製和獨特的工藝升煉,龜齡集各味原料的炮
製也是別具一格的。製造工藝有煮、蒸、拌、爆、土埋、露夜等等,共九十九道工序。
龜齡集為紅參、鹿茸、海馬、枸杞子、丁香、穿山甲、雀腦、牛膝、鎖陽、熟地黃、補
骨脂、菟絲子、杜仲、石燕、肉蓯蓉、甘草、天冬、淫羊藿、大青鹽、砂仁等藥味經加
工制成。功能與主治強身補腦,固腎補氣,增進食欲。用於腎虧陽弱,記憶減退,夜夢
精溢,腰痠腿軟,氣虛咳嗽,五更溏瀉,食欲不振。龜齡集的藥理作用主要有雄性激素
樣作用,增強記憶,抗疲勞等作用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