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摘自醫砭:
【性味歸經】
甘、淡,寒。歸肺、肝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
涼血退蒸,清肺降火。
【主治】
• 用於陰虛發熱,盜汗骨蒸。本品甘寒清潤,能清肝腎之虛熱,除有汗之骨蒸,為退虛熱、療骨蒸之佳品,常與知母、鱉甲、銀柴胡等配伍,如地骨皮湯。
• 用於肺熱咳嗽。本品甘寒,善清泄肺熱,除肺中伏火,則清肅之令自行,故多用治肺火鬱結,氣逆不降,咳嗽氣喘,皮膚蒸熱等證,常與桑白皮、甘草等同用,如瀉白散。
• 用於血熱妄行的吐血、衄血、尿血等血熱出血症。本品甘寒清熱,涼血止血,可單用酒煎服,亦可配白茅根、側柏葉等涼血止血藥同用。
• 此外,本品于清熱除蒸泄火之中,兼有生津止渴的作用,可與生地黃、天花粉、五味子等同用,治內熱消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