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摘自醫砭:
【性味歸經】
鹹,寒。歸肝經。
【功效】
平肝潛陽,清肝明目。
【主治】
• 用於肝陽上亢,頭暈目眩。石決明鹹寒清熱,質重潛陽,專入肝經,而有平肝陽、清肝熱之功,為涼肝、鎮肝之要藥。用治肝腎陰虛,肝陽眩暈證,常與生地黃、白芍藥、牡蠣等養陰、平肝藥物配伍。肝陽上亢并肝火亢盛頭暈頭痛、煩躁易怒者,可與夏枯草、鉤藤、菊花等清熱、平肝藥物同用。
• 用於目赤,翳障,視物昏花。肝開竅于目,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,為治目疾之常用藥。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,可與夏枯草、決明子、菊花等配伍;治療風熱目赤、翳膜遮睛,可與蟬蛻、菊花、木賊等配伍;陰虛血少之目暗不明、雀盲眼花者,每與熟地黃、枸杞子、菟絲子等配伍。